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
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 确定生产预测 :
根据生产规划和计划清单,确定每个最终项目的生产预测。这反映了某产品类的生产规划总生产量中预期分配到该产品的部分,用于指导主生产计划的编制。
2. 计算总需求 :
根据生产预测、已收到的客户订单、配件预测以及该最终项目的需求数量,计算总需求量。需求信息来源包括当前库存、期望的安全库存、已存在的客户订单、其他实际需求、预测其他各项综合需求等。
3. 计算计划产出量和预计可用库存量 :
根据总需求量和事先确定好的订货策略和批量,以及安全库存量和期初库存量,自动计算各时段的计划产出量和预计可用库存量。使用公式从最初时区推算,确保各时段的计划量既能满足需求,又不会造成过多库存。
4. 评价主生产计划的可行性 :
用粗能力计划评价主生产计划备选方案的可行性,模拟选优,给出主生产计划报告。粗能力计划是对生产中所需的关键资源进行计算和分析,通常指瓶颈工作中心,以核定主要生产资源的情况。
5. 调整与优化 :
当接收到没有预测到的新的客户订单时,需重新排定MPS。编制主生产计划的基本思路是收集需求信息、编制主生产计划、编制粗能力计划、评估主生产计划、下达主生产计划。在评估过程中,需要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,同意或否定主生产计划,并通过综合平衡对计划做适当调整。
6. 编制与报批 :
在MRP运算以及细能力平衡评估通过后,批准和下达主生产计划。生产计划的编制要注意全局性,效益性,平衡性,群众性,应变性,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。
通过以上步骤,企业可以制定出合理的主生产计划,确保生产活动能够顺利进行,同时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主生产计划编制的粗能力计划如何计算?
主生产计划调整与优化有哪些方法?
编制主生产计划时应注意哪些原则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