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已是悬崖百丈冰描写了什么 已是悬崖百丈冰的下一句

已是悬崖百丈冰描写了什么 已是悬崖百丈冰的下一句

已是悬崖百丈冰描写了什么 已是悬崖百丈冰的下一句

已是悬崖百丈冰描写了什么

品读了陆游的《卜算子·咏梅》,反用其原本的寓意而写了这首词。

风雨将春天送走了,飞雪又把春光迎来。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,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。

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,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。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,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。

注释

冰:形容极度寒冷。

丛中笑:百花盛开时,感到欣慰和高兴。

犹:还,仍然。

俏:俊俏,美好的样子;(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,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。)

烂漫:颜色鲜明而美丽。(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)▲

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革命花枝俏,理解

原词里有没“革命”一词都不重要,意思是相同的。

悬崖、百丈冰都是指艰难险阻,花枝俏则是指生命力顽强。

这句词的理解是:当时的条件艰苦,环境恶劣,但革命形势还是很好的。

已是悬崖百丈冰独有花枝俏意思

“已是悬崖百丈冰”一句,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。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,竟然“犹有花枝俏”。“悬崖”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,“百丈冰”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,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、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,一个“俏”字,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,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、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。诗人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,坚冰不能损其骨,飞雪不能掩其俏,险境不能摧其志.

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,词人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,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。当时正值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,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,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、经济上的、军事上的压力,内忧外困,共和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。“已是悬崖百丈冰”正是当时政治环境的象征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,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,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,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,勇敢地迎接挑战,直到取得最后胜利。虽然“已是悬崖百丈冰”,但“犹有花枝俏”--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。就是那俏丽的“花枝”。

相关问答

问:标题《已是悬崖百丈冰描写了什么》中的“已是悬崖百丈冰”是在描述什么场景啊?

答:这句话是在形容一个超级寒冷的冬天,说的是悬崖上挂着的冰柱子都有百丈高了,想想都觉得冷得刺骨呢!

问:那《已是悬崖百丈冰的下一句》是什么?这句话继续描述了什么?

答:下一句是“犹有花枝俏”,这句话是说即便是在这么寒冷的环境下,还是有美丽的花枝在傲然绽放,真的很美。

问:这句诗出自哪里?它想表达什么主题呢?

答:这句诗出自毛泽东的《卜算子·咏梅》,这首诗想表达的主题是赞美梅花在严寒中依然坚强绽放的品格,寓意着不怕困难,勇往直前的精神。

问:所以这句诗“已是悬崖百丈冰”不仅仅是在描述冰,还是在赞美某种精神对吗?

答:没错!这句话不仅仅是描述冰,更是通过这样的环境来凸显梅花的坚韧不拔,真的是既描绘了美景,又传递了精神。